《部落冲突》浅谈部落定位与部落发展

2015-03-17 09:12
    今天想从自己创建管理部落的经验中,谈谈准确的部落定位对部落发展的重要性。

    从原部落脱离,到组建如今的部落,从战争营,逐步转型为Farm营,期间也是不断地有人加入不断地有人流失。部落兴衰起伏并没有所谓的规律性。而当前部落的,如果可以称之为“崛起”的话,便是从转型为Farm营开始。

    部落从建立伊始便吸取了原部落最终走向衰亡的经验教训,制定了详细的部落规定(包括捐兵、部落战、奖惩条例、长老的职权义务等等)并成文公布在QQ群中,可以说为部落的发展奠定了公平公正的基调。

    起初专注于部落战,虽然32连胜无败绩,但渐渐地许多成员出现了倦怠感,不少成员也因此离开了部落。同时,由于大部分也非RMB玩家,个人的发展也十分缓慢。新成员的来源也只是来自于部落的开放收人,鱼龙混杂,沙里淘金。导致部落虽然常战常胜,却没有期望的发展与壮大。

    因此依照原先的战争营定位,想要部落在短时间内壮大并非易事(针对部落成员的组成和自身投入的精力)。于是再三思量后,决定对部落重新定位——渐渐地减少部落战的频率,从战争营变为Farm营兼顾战争,短时间内进行了一次成员组成的变更。但仅此而已,部落仍未向自己预期的那样发展,于是我开始思考部落成员的来源问题。

    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如果只是培养目前的这批成员,部落想要发展到预期状态,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自己当时已经九本满防刷王刷墙的阶段)。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所做的无外乎几个方面:

    第一、提升自己部落的逼格(定位成强力Farm营,秒捐部落,赛季捐收硬性指标五千八千什么的),说白了,就是打肿脸充胖子,自己没有“抢劫上帝”那样的成员组成,但是硬说自己是那样的部落;

    第二、入更大的管理成本,每赛季统计捐收数据,抓金手数据,进行数据化的考核与淘汰;

    第三、不再开放部落收人,成员来源只通过公频投放硬广告;同时自己发布一些原创攻略等软广告,做软硬推广。

    其中最有效的,我认为是第三点。成员来源不再是“我们需要你”,而是“你选择我们”。这在心理上,归属感上,沟通上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几点,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品牌效应”,部落也终于发展成全员由九、十本构成,看上去似乎还算不错的部落。

    但是上次的帖子也提到,这次改版后,将不再会有纯粹的Farm营存在,而从一个纯Farm营转型成为战争营,所受到的阻力可想而知。期间也尝试了不同的开战方式,胜败皆有,最终也只能暂时妥协于人数较少(25-35)小规模部落战。此外,许久不打部落战,成员们的手感与思路也都没有国内许多知名战争营的成熟与赏心悦目。

    不过,看腻了十本大神们可望不可即的三星视频,其实九本与九本之间的对决才是最贴近众多COCer并且最具有借鉴性的。

    最后想说,沉浸在昔日荣光只会走向衰亡,不想被时代丢得太远。
安卓版下载IOS版下载
手游之家 | UU浏览器